“老师奶奶”义务育人二十载——记红塔中学退休教师芮凤梅关心外来民工子弟的故事
摆好桌椅、打扫地面、准备教材……暑假期间里的每天上午7点至10时半,下午1时半至4时半,家住宜兴市屺亭街道广汇花苑,75岁的退休教师芮凤梅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接着,便会有30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陆续来到这里,参加芮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二课堂——免费暑期辅导课。只要提起芮凤梅,宜兴市屺亭街道广汇社区及周边小区的居民无人不知。这位退休教师二十年来自掏腰包开办家庭辅导站,一心帮助贫困学生和民工子女,用爱心托起了外来民工子弟的梦想,用自己的付出筑起一道温馨的港湾,受到大家的爱戴,并被尊称为“老师奶奶”。先后被授予宜兴市“优秀老园丁”、宜兴市“优秀家庭辅导站”、宜兴市“三八红旗手”、无锡市“优秀校外辅导站”,江苏省“关工工作先进个人”、“陶都好人”等殊荣。
为“放养孩子”办起家庭辅导站
上周六中午,在广汇花苑新村见到芮凤梅时,她刚刚下课回到出租屋,满脸的汗水。一张床、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和几个柜,便是她出租屋里的全部家当,家里虽简陋,但桌上、柜里摆满了学生爱看的各种书籍。听说是为她多年来免费开办家庭辅导站一事前来采访,芮奶奶乐了,她说,哪有什么可写的呀,就是自己喜欢和孩子在一起。
1995年7月,56岁的芮凤梅在红塔中学退休。退休前她任教的班级在初中数学统考中,连续21年名列宜城地区第一名,被人称为“初中数学金牌”教师。芮老师退休后,不仅有宜城的,而且还有邻乡宜丰、范道等地的家长,在双休日、节假日,慕名把孩子送来补习。同时她发现自己所在的红塔乡前渚村外来民工,剩下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为基本是和老人住一起,无法照料孩子,遇上双休日,特别是寒暑假期间,他们往往学校管不到、家庭管不住或无人管、社会难控制,就成了“放养的孩子”,在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这些孩子们的成绩又不是很好,并且由于家庭贫困,也没有一位家长会为孩子请家庭辅导。芮凤梅萌生了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学习的想法,得到当时正在徐坝小学当校长的老伴支持,同意在家里办起义务家庭辅导站。1995年暑假,芮凤梅第一批收了20多个学生,四分之三是外来民工子弟。夫妻俩搭档教学,上午芮老师为孩子们辅导数学,下午老伴就教孩子们画画、练字和写作文。芮老师的数学讲得深入浅出,解题思路清晰,通过一个假期的辅导,不少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快得到提高,芮凤梅的名字也逐渐被传开了。村里不少人的亲戚慕名把孩子送来辅导,芮老师总是来者不拒,统统收下。
丈夫离世后坚持义务育人
1996年,芮凤梅的老伴也从学校退休了。于是,老夫妻俩便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了家庭辅导站上。除了寒暑假,平时老两口也接受学生放学后的辅导。每天下午4点半,这些放学后失管的外来民工子弟陆续来到芮老师家,参加免费辅导课,认真完成作业已是7点半了,最迟要到8时左右才离开。虽然辛苦,但听着孩子们“爷爷、奶奶”地叫着,芮老师和老伴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这样的日子过了将近10年,2005年,老伴因病去世,芮凤梅伤心得日日以泪洗面,但她仍决定把家庭辅导站继续办下去。2005年刚开学,一位安徽的妇女找到了芮老师,请求芮老师帮忙教教她的儿子。原来,这位妇女的儿子那年9岁,自安徽过来时既不会基础的拼音,也不会10以内的加减法。男孩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每天回家急得直哭。这位妈妈也没办法,自己不识字,又没钱请辅导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了芮老师在义务教学,便立即找上了门。芮老师爽快地收下了这个男孩。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男孩每天放了学就到芮凤梅家做作业,芮老师给孩子辅导完家庭作业后,再帮他补习课程,还从头开始教孩子拼音。“那孩子挺聪明的,补习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数学就得了八十多分,后来成绩特别好,”芮老师说。两年后,男孩跟随父母去广州,还特意过来和芮老师告别,对芮老师说:“奶奶,我去广州马上就回来了,到时候您再给我补习功课。”至今回忆起来,芮凤梅依然满脸是笑。一转眼,一人也坚持了9年多,芮老师所教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有680多人。
用雷锋精神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芮老师说,雷锋的话深深地教育了我,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退休后,特别是成立家庭辅导站以来,了解到民工子弟的情况,决定组织成立学雷锋小组。”芮老师说,学雷锋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孩子必须从小教育,像雷锋那样养成热爱生活、有理想、懂礼貌、爱劳动等良好的品德。芮老师自己也从点滴做起,关爱孩子们健康成长。来校外辅导站学习的初一学生安徽籍小刘,在班级里是个差生。芮老师首先为孩子补思想课,要小刘向雷锋学习,像雷锋那样在学习上要有钉子精神,要有钻劲和挤劲,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小刘的数学成绩最差,芮老师就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帮助小刘弄懂定义、公式,把握要点,再一步一步作题。渐渐地小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掌握了方法,学习成绩就赶上去了。这些年来,芮老师还利用寒暑假,自己花钱买些书法等学习用品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都说:“在芮奶奶这里,我们真的感受到像雷锋叔叔所说的那样,像春天一样的温暖,像夏天一样的火热。”芮老师说:“学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时时刻刻去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今年暑假期间,连续高温酷暑,芮老师组织孩子们,把平时节约下来的零用钱,买水果、糕点,带上扫帚,上门慰问年迈体弱的空巢老人、老党员、老战士、老模范,并帮助打扫卫生;同时还组织孩子们捧着脸盆、毛巾慰问在高温烈日下除草的绿化工人,为他们送清凉(雪糕等)、揩汗水,受到这些爷爷、奶奶们的称赞(如图)。“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芮老师说:“雷锋朴实语言,时刻在激励着我们这些由党培养成的退休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雷锋精神在校外教育辅导站中更加发扬光大”。
孩子的牵挂是最大的动力
由于常年饮食不规律,芮凤梅的胃不大好,两次胃出血住天医院。今年3月的一天傍晚,难得清闲的芮老师坐在广场上帮邻居择菜,突然她感觉非常恶心想吐,心知不好的芮老师赶紧往家跑。刚进家门,立刻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提起这事,芮老师还心有余悸,她说:“幸亏我还能给儿子打电话,拨号的时候因为没有力气,手都在发抖。”后来,芮老师被儿子送进了医院,因胃出血住了11天医院。
本来医生要求芮凤梅在医院多住几天,好好调理,可因牵挂学生,芮老师强求着出了院。那天回到家时是下午3点左右,芮老师才走进小区,不少居民便围了上来,关切地询问芮老师这几天去哪了?“快去你家门口看看吧,孩子们都等着呢”,人群里,几位居民异口同声地喊道。
果然,远远地,芮凤梅看到她家门口站着一排学生。看见芮老师走来,来自安徽的五年级学生刘祥坤迎上去拉着她的手说:“奶奶,那么多天您去哪儿了?怎么脸色蜡黄蜡黄的?”边上的几位学生也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对芮老师突然不见的惶恐和想念。摸着孩子们的脸,泪水一下子模糊了芮凤梅的双眼,她抱歉地对孩子们说,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会告诉孩子自己在哪。周围的邻居告诉芮凤梅,在她住院的10天时间里,这些孩子天天轮流着守在她家门口,等着她回来。
由于芮老师年迈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再加上生活无规律,近3年来,已三次住院治疗。去年3月26日胃出血住院10天才痊愈;11月18日又因便闭住院3天;今年3月26日高血压、肺心病发足,咳嗽不止,上压226毫米汞柱下压100毫米汞柱,再次住院11天才痊愈。在住院期间仍点记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出院后又继续为孩子们辅导了。许多好心人实在不忍心,劝她休息,要她自已保重身体。可是芮老师却说:“小车不倒只管推吧!”
“为了孩子,人应该有一点自我牺牲精神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己经为“四点半”辅导站创造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它已汇成了涓涓细流,滋润着辅导站里的每一个孩子。
现在,孩子们已搬进装饰一新的”四点半”辅导站新址,芮老师在教学辅导的同时,还组织开展象棋、绘画、书法等活动。芮凤梅觉得,”四点半”辅导工作尽管比较辛苦,但看到经她辅导的学生一个个都能茁壮成长,感到十分欣慰。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