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生辉”工程
抗战老兵不忘初心——记离休干部孙速建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6-07-05
孙速建,男,出生于1933年7月18日,苏北淮阴地区农村一个农民家庭。1944年4月16日,年仅12岁的他,参加地方抗日武装,历任部队通讯员、警卫员,曾获“抗战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1987年3月被批准离休,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离休30年来,他投身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帮助困难群众,多次支持地震灾区(四川汶川地区一次捐资7000元)践行着一名革命军人的宽阔胸怀。去年9月3日,他从宜兴市领导手中接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便赶到宜兴孤儿院,把5000元现金原封不动赠送给了孤儿院,以改善孤儿们的生活。孙老常说:“我12岁就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在抗日战争期间艰难生存,是共产党带领我战胜困难,最终迎来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胜利。我要感恩!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对我的教育培养!”多年以来,孙老已多次向孤儿院捐款捐物,并与红塔小学6名外来民工子女进行结对帮困,给于孩子们长期的资助和关怀。
今年是红军长征80周年纪念,为了弘扬长征精神,孙老借凭于解放初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跟军区首长张际春副政委当警卫员,曾三次跟随张际春副政委到泸定桥视察,聆听22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于是他亲自写“飞夺泸定桥”的讲稿(共3860字)。孙老先后在7月初,冒雨前往宜北、大同、北虹等社区宣讲。他嗓门很高,不仅站着脱稿讲,而且不停地在台上走动,助以手势,有时挥臂握拳,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咬牙切齿,时而模仿轻机枪达、达达,重机枪声饨,饨纯,八节炮嘟-矿-,冲锋号声大大滴。乐得孩子们轰堂大笑。听孙老的报告能感觉他是个毫放、直爽、爱憎分明、敢说敢为,有独到见解的老战士报告员。
45分钟报告,全场鸦雀无声,获全体师生热烈鼓掌。报告结束,社区拿出红包,给我们婉言谢绝。我们不仅不收礼,而且赠送录制视频光盘社区留念。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