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生辉”工程
春蚕的情怀——记退休老党员吉水春的先进事迹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7-05-08
2005年,《现代教育快报》出版了《江苏百名优秀校长访谈录》一书,其中有篇《江南大地上的一块五彩石》的文章,报道了吉水春这位老党员老校长的辉煌业绩。
退休后,吉水春虽然离开了原有岗位,但是从来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他怀着几十年来与党的教育事业结下的深厚情缘,继续在忙碌与紧张中寻找自己的舞台,发挥自己的余热,满腔热情地唱响“夕阳曲”。他勇于进取,乐于奉献,又迈步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春蚕,吐丝织茧,至死不渝,追求美好,难能可贵。他为了学校教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也像春蚕一样继续献出生命的精华,倾囊编织锦绣。“学校要发展,必兴教科研”,这是他以往与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出席“江苏省八所著名初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一起阐明的相同观点,这在当时的《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上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他坚持认为,在课堂中“分类施教,分层达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积极倡导要“面向全体,开发差异,走科研兴校之路”。
这位已有40年党龄的老园丁,在退休后仍多次受在职校长们的邀请,前往作辅导报告。2014年5月26日,应宜兴市东坡中学的邀请,作了“激活主体,开发潜能”的讲座。他先后在宜兴实验中学、万石中学、湖父中学等校作过辅导,鼓励教师们带着先进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促进更多学生成为教育改革的直接受益者。那时,他也曾随教育局督导室多次进学校、进课堂指导工作,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他还在宜兴教育局举办的“后备干部培训班”上情真意切地希望学员们:“政治上要有追求,工作上要有干劲,教改中要有创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有姿态。”在全市副校长会议上以现身说法作了“满腔热忱投入角色,求新思变建功立业”的报告,怀着真情与期待,希望他们要修炼成“一身正气、一身热气以及勇于探索的一身锐气”,真正做到心中有位,行中有为。(在九十年代里,宜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纪委曾联合在《为民服务创业绩》一书中详细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他每次登台,语重心长,蕴含哲理,掌声不断。
春蚕,任劳任怨,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他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要像春蚕一样献出自己的余热,传递正能量。在被宜兴汇文中学聘为德育顾问的几年里,同样忙得尽心,干的出色。他一贯坚信教育的奥秘在于唤醒与激励,积极推行高中生“自我评价促发展”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评“星”树“佳”活动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自尊心,激发进取心。他亲自筹划新辟的“德育特色展示室”,不仅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景观,而且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兄弟学校校长和同仁观摩。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对后进生常常关爱有加。每次挑问题学生结对时,他总要选最烦心的几个“老大难”。他常说,在帮与教中,一定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点尴尬与无奈”。鼓励后进生“小跑步,不停步,争取每天有点小进步”的口点禅,已广为流传。2007年,由于在开展“四帮一”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老园丁”称号。
他常把平时的忙碌,看作生活中的充实,还抽时间与宜城退教协负责人合作,成功创办了高中部“家长学校”。在宜兴一中、汇文中学的青年班主任会上也多次作过如何营造优良班风的辅导。近几年,他开办的“家庭辅导站”也较为成功。一些经过他辅导的学生均有明显的进步,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一些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们也结伴前往参观,当他们看到摆设如此精巧、内容如此新颖,辅导如此有创意时,都连连称赞并争相拍照、录像,还要与他一起进行座谈和交流。
“桑榆霞光胜晨阳”,是啊,这“一桩桩”、“一件件”似乎都在闪亮,都在折射出这个不知疲倦的老兵、这位老当益壮的“宜兴市优秀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的风采!
老骥伏枥志千里,蜡炬辉映夕阳红。生活在这样的美好时代,他深感党和政府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关心和尊重,为自己能置身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自豪。现在虽已头发花白,但内心依然年轻,仍觉得要做的事很多,总觉得还想留下点什么,仍想在其生命的天平上不断追加贡献的砝码,这份深情,又怎能不令人起敬。
下一篇:给退而不休的老党员点赞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