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 “银发生辉”工程
“银发生辉”工程

周铁镇老干部杨小根¬——能为群众带来欢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9-01-31
  周铁镇沙塘港村老年协会、竺山文研会会长——杨小根,现年66岁.70年代服过役、入了党,80年代任沙塘港村主任,90年代任沙塘港村党总支书记,后调入洋溪镇水利农机站任站长并负责支部工作,2006年至2012年从水利农机站退养至退休.他的座右铭是:“能为群众带来欢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一、志愿乡村文化,创建特色团队
  沙塘港濒临太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竺山文化,猛将、和王二相公的传闻、范蠡与西施、仙人洞的故事、太湖船文化等,南宋词人蒋捷曾隐居沙塘港竺山福善寺。不仅如此,沙塘港的民间文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丝弦锣鼓、调龙灯、戏曲演唱,人们脍炙人口,代代相传。退休后的他萌发了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弘扬传承民间艺术的想法,并得到了村书记和企业家的鼓励和支持。他组织创建了宜兴市竺山民间文化研究会暨沙塘港民间艺术团队,设有资料编写组和民间艺术组,民间艺术组有文化艺术特色团队,由舞龙队、百人腰鼓队、大型鼓队、戏曲队、舞蹈队、风筝队、空竹队等12个,并制定了每星期轮流艺术训练的制度。受到了沙塘港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爱戴,很多农家妇女和戏曲爱好者都踊跃报名参加。经二个月的培训,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收到的最大效果就是参加群众由原来的各类打牌、赌搏改变了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沙塘港人原来参与赌博人员众多,赌资输赢较大(有的甚至一场输赢就要几十万),这些人由于参加了文化团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从赌台走上了舞台,因此也受到广大群众和家属的支持和赞赏,整个沙塘港的民间文化热火潮天,特别是到每年的中秋庙会,沙塘港参加的群众演员近500人次,热闹非凡。2010年宜兴市竺山民间文化研究会暨沙塘港民间艺术团队,得到了宜兴市民政局、文广新局的正式批准。
  二、咬定发展目标,拓展文化项目
  创建了团队就必须落实活动场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主动与原莱顿公司协调,充分利用老莱顿的闲置厂房,说是容易做事难,从清理垃圾到接通水电,整整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添置了卡拉OK音响,逐步添置服饰、道具,几年的打造,现活动场所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各类设备、道具10万余元,各种服饰30余万元。
  为了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乡愁,他还组织了六位退休同志经二年多时间,编写了近32万字的沙塘港村志,结合沙塘港(竺山)历史传闻,把沙塘港的民间传说全部收集纳入沙塘港村志,2016年我还在沙塘港村的支持下新建了一个村史馆,收集了230多件古老物件,让乡村记忆不被历史而遗忘。近一年来,参观人数近5000余人。结合沙塘港的文化优势,他又组织了相关人员整理了太湖船文化,船对历史上就种植蔬菜的沙塘港人来说,是必有的生产生活工具,因此他主动申报非遗项目,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2014年成功申报了太湖扯蓬船和竺山庙会二个非遗项目,同时也受到了宜兴市文广新局的高度赞扬和肯定。现在村教课展馆演艺馆为一体,并形成了一整套良好的志愿服务型管理模式。
  三、花大气力,提升团队艺术
  随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越来越显著他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人员和活动场所,只是解决了一个基本问题,关键是要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那就要拿出高质量的作品和节目,为了做好提升艺术团队的艺术质量,他走访了文化局、民政局、体育局、宜兴市锡剧团、锡研会、宜兴市木兰协会等,采用了一请二合三培的做法。
  请,就是聘请有艺术的老师,在舞蹈上我们先后聘请了无锡体育局和无锡舞蹈协会陈、王二位老师,宜兴和桥蒋文梅老师等,同时还邀请宜兴锡剧团戴团、唐正华以及宜兴戏曲界的老师们来沙塘港进行艺术指导。
  合,就是发挥周铁竺西剧社的优势,与他们合练合演,解决沙塘港在乐队上的不足,通过合作,成功地创作了《江南丝竹》、《精忠铁血满江红》、越剧《花灯》等节目,受到戏曲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赞赏。
  培,就是自己培养小教员,坚持选派骨干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艺术培训活动,每年的无锡市体育局舞蹈培训年年争取名额派员参加,宜兴市体育局和木兰协会的以及市老年体协的年度培训,他们从不放弃,平时主动锻炼和培训骨干,积极发挥他们的自身作用,特别是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接受新的节目内容。
  2018年沙塘港的《古镇腾飞》就是由王余芳、马天涯从深圳网络演出中获取的音乐题材,经过她们自身的创意和制作,一个完美的鼓舞《古镇腾飞》脱颖而出,就这个节目2018年在全市各次活动中应邀参加了18场次演出。几年来每年参加由市组织的文化区域互动、新风颂和文化艺术节的赛事演出,节假日的巡回义演,每年都要在20场次以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也铸就了团队的灵魂,每年的中秋艺术节吸引数万人的观赏,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四、乐于奉献,换得硕果喜悦
  有些事情越了解越深入就会越热爱,从创建团队至今,已走过了整整9个年头,奉献和服务社会是整个团队的宗旨也是他的初心,在团队的各类活动中始终全过程的灌输这一思想,这也是他在团队管理上的最大成功。由于人员多,工作量大,既涉及到资金、部门协调、人员变动、物资保管、场地整洁,这都要在奉献两个字上下功夫,因此,自身的奉献也显得更为重要。
  文化志愿虽古尤乐,几年来他组织的节目《映山红》获得了宜兴市第一届老年艺术节金奖,《百合花开幸福来》《无锡是个好地方》获得宜兴市第二届老年艺术节银奖,大型鼓舞《普天同庆》、《安全就是幸福》获得了第三、第四届文化艺术节银奖,《沙塘港风韵》获宜兴市第八届文化艺术节金奖、第五届老年艺术节金奖,鼓舞《古镇腾飞》获第六届老年艺术节突出贡献奖,团队在2018年《风从东氿来,春色满人间》的演出中获团队优秀演出奖。2015年被无锡市评为特色文化团队,宜兴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2017年获AAAA级优秀社团组织。
    有益群众的事就要坚持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就要追求完美。杨小根在2014年也被评为无锡市好人。
上一篇:我校文史书画系主任许锡生和诗联学会会长张亚新获评省“百佳优秀文化老人”
下一篇:记周铁镇老干部岳仲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