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九旬老干部 情系故乡土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2-12-20

       不久前,笔者在宜兴市杨巷镇革新村境内看到一条400多米长的村道路面硬化工程已竣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据了解这条路是由离休干部、老军人杨西能捐资10万元改建的。
       今年90多岁的杨西能从小生长在新芳革新村。19岁参加新四军,曾参加过黄桥战役、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舟山群岛等重大战役,多次负伤,1980年离休前任某部情报处处长,是一位正师级老军人。离休后,杨老与妻儿生活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
       据杨老的侄儿、革新村村民杨国民介绍,虽然杨老已离开家乡70多年,但他时刻不忘养育他的父老乡亲。经历过多年的南征北战,现在他想到自己能过着平安幸福的生活,对党和政府及社会充满了感恩之情。杨老常年穿军装和解放鞋,不沾烟酒,并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尽量把省下的钱用来回报社会。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他把省吃俭用积蓄的钱先后用来支持革新村新建粮食仓库、村委办公室、饲料加工厂等。1991年家乡遭遇洪灾,他捐出5000元用于村里改建防洪设施;2001年他捐款1万元,支持革新村新建通往镇区的道路;2007年他又向新芳中学和新芳小学分别捐款5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生就学……前不久,当他得知村里急需改建西甸自然村与杨富自然村之间的村道却缺少资金时,他又捐出了10万元。而且,每次杨老回家探亲,总要资助生活困难或上了年纪的村民。到目前,杨老捐给家乡的钱款达20多万元。杨老的老伴、79岁的贺秀娟说:“老杨生活简朴,他做好事,我和孩子都支持他。”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杨老夫妻情系家乡故土的高尚情怀。笔者在此用元朝王冕的《墨梅》诗来表达“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上一篇:老年群体的一头“牛”——记宜兴市和桥镇钟溪村老年协会会长王祥斌
下一篇:外地来宜老干部勇救落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