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党建
耄耋学诗不为迟,诗情画意度晚年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9-03-20
观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有感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播出,犹如一股清泉,触动了无数诗词爱好者的甜美向往,勾起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深厚情结,我也倾情享受了这次春节文化盛宴,有着自身的一些感受。
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古诗词形成了量如烟海,内涵精湛的宝贵财富,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燦烂明珠,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散发出强大的魅力,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创造了优美的语言,古代文人经过3000多年励精图治,千锤百炼,形成了最精炼,最袖珍的文字模式,也成为现代汉语发展提升的前提与基础。一首“长恨歌”成为常温常新的千古名篇,传世之作,一首“正气歌”凸显了浩气纵横,气吞山河的崇高气质,一首“螃蟹行”,运用了一喉两歌,一石两烏的手法,活现了借物说亊的精妙。学习品味这些古诗词,对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提升情趣,將带来极大的教益。
在中国诗词大会这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启发,鼓动下,许多省市都组织创办了自身的节目,一股诗词热正在全国蔓延,许多家庭成了诗词之家,成了经典传承人,甚至有些外国朋友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独特优势,正在得到充分的释放。
诗词大会,也激发了我学诗,品诗的热情,“耄耋学诗不为迟,诗情画意度晚年”,学点诗词,成了我晚年生活的追求与情趣。
这是我观看诗词大会后,和许多老年朋友共同的感受。近些年,我坚持学习,从未懈怠,有些人对我也颇多微词,更多的是真情劝告:“年纪不饶人,还是少动动脑筋为好“,但我仍一意孤行,痴心不改,只是在学习内容、要求、方法上有所调正,主要是从自身年老体弱,记忆衰退的实际出发,学诗、品诗,更是如此。
从习式语言中学典故、品诗词,加深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习式语言别具一格,尤其是在古为今用,借故喻今方面,是运用古诗词的典范,把语言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13个篇章中,共引用了50多首经典诗词。说理,入木三分,入脑入心;说情,情深意厚,飽含深情,从习近平用典中,吟诵总书记运用的诗句,人们將充分感受到他治国理政的情怀、智慧和胸襟,更坚定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表明了对理想信念的坚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倾吐了爱民为民的情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敗由奢“,道出了勤奋、勤政的重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勉励青年要立志在磨难中成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讲述各项事业要全面发展,齐头并进。诗意贯穿人生,时代呼唤新篇,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新使命面前写出新的诗篇。
从丰富晚年生活中,学相关诗词,为晚年生活注入精神活力,提升乐趣、情趣。
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大的己71岁,有位选手的奶奶,,己有96岁高龄,还经常在家吟诗。我今年才88岁,更有条件学诗品诗。我从初步学诗品诗的感受中,深深体会到学习品味古诗词,将更加充实丰富我的晚上生活,将告诫我要有珍惜夕阳,老当益壮的精神追求,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乐度晚年。“莫道夕阳黄昏近,夕阳更比朝阳红”,“莫道秋天山容淡,花到深秋分外红“,“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珍重晚來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我的晚年生活,在诗情画意中,过得有情趣,有质量,深深感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太平盛世年代,诗意不在远方,就在身边,就在心中。
从诗词积累中共学同享。为学习、传承传统文化贡献微薄之力。
在观看诗词大会时,我坚持边看边收集积累,尤其是主持人的开场白,选手比拼的飞花令等,平时侧重收集常用诗词,特别是与老年人相关的诗词,并按逆境奋起、时光流逝、四季风光、阳光心态,老当益壮、亲情真情、节日文化、看书学习、忧国忧民、爱国爱党、等15个类别整理收藏,己储存古诗词近千首,并打印或复印其中的部分与支部成员共学同享。尽管我能熟读背诵的诗词很少,但经常读诗,品诗,己成为我的精神食粮。“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意融入人生,人生富有诗意,是诗词中蕴藏的精神力量,在支持我,在策励我,使我的晚年生活仍能发出一点光和热。
下一篇:决战小康,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