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红船精神”与“梁家河学问”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8-07-13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提炼并提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它贯穿党的97年奋斗历程,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激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求大同的初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贯穿党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习近平同志联系浙江工作实际,坚持先行先试,作出 “八八战略”( 诸如“全国首提建设生态省方案、首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等内容)的重大决策,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为浙江走在前列提供重要思想指导,成为“红船精神”在浙江的总体写照,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红船精神”的践行与弘扬。
  上世纪60-70年代,习近平在陕北黄土高原梁家河度过七年知青岁月。2015年习近平回到那里看望乡亲们时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便是这段知青岁月的真实记录:从“北京娃”到“村里娃”;从一个15岁的“黑帮”子弟由派出所转到少管所,最后来到梁家河;从当“逃兵”到当梁家河的党支部书记;从当“山顶洞人”、过“跳蚤关”、挨饿、跳到冰水和粪坑中劳作,到对村里的乡亲们能吃上一顿肉的期盼;从对智障青年灵娃的呵护到对得了骨髓炎的吕侯生的一路帮扶;从为梁家河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带头打水坝、制沼气,开鉄业社、缝纫社、代销点到坚定为乡亲们做实事的人生信念等等。《梁家河》记述的这些感人经历,处处都表现出青年习近平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从那时起,习近平对自己一生的价值定位便是为老百姓做实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在梁家河学到的“大学问”,就是他在这里找到了民族的根与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就是培养与人民始终同甘共苦、奋发进取的不变信念。
  如果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那么“梁家河学问”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必修课。为什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能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就因为“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间,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这样的学问最真实也最管用。习总书记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的群众说得更朴实也更直白:“听近平的,准没错。”这是梁家河乡亲们得出的结论,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我们应从梁家河的大学问中感受到责任、担当、激励、信心的伟大力量。
 
上一篇:高塍镇老干部点赞家乡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新变化
下一篇:公安局老干部支部开展暑期青少年警示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