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谈开去 戴锡南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7-05-08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名词引起人们的注意——“政治资源”。通俗的说,它指的就是“靠山”。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的要害不仅仅在于反腐,而是在于通过“政治资源”与“政治平衡”两个听起来冠冕堂皇的关键词,展示了中国当时极其恶劣的政治生态。
  什么是“靠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可以依靠的有力量的人或集体”。电视剧里反复提到“政治资源”这一概念,其中最先用这一概念的人是汉东省公安厅长祁同伟,他评判别人在官场是否硬气时,喜欢用“他有政治资源”一词。他的老师、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一语点破:“你说的政治资源,不就是指政治靠山么?”这部戏通过高育良与祁同伟两个人展示了“政治资源”的重要性与代际传递关系。高育良本是个汉大政法系的大学教授,他的从政有两大机缘,一是赶上了80年代,即中共提拔干部讲究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之时,这是学者教授从政最佳的“天时”。一批中央及省领导就是这样进入政坛的;二是遇上了“贵人”——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梁群峰将他引入政坛,这是“人和”。梁退休后,高育良很快为自己找到了新的靠山,为省委书记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批了月亮湖美食城与湖岸花园的项目,用自己掌管的公共资源为赵公子挖掘“第一桶金”开了路,纳了投名状,让自己的政治资源得以长续,从此在赵立春的荫蔽下步步高升,进入了省常委领导班子,担任了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与其首席大弟子祁同伟的关系,反映了中国政治的两条潜规则:一是资源的代际传递,二是当时党内的政治派别关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谋取私利,想加官进爵、欺行霸市、为子女谋个“锦绣前程”、为自己的违法犯罪寻找“保护伞”,也是千方百计寻找靠山,老师、老板、领导、同学、战友、同乡、亲戚、朋友、熟人等,只要对方有权有势有资源能够“罩”自己,就开动脑筋,动用各种手段去找,送钱、送物。
  有人找靠山,有人愿意当靠山。高育良与祁同伟有两道羁绊:一是师生关系,二是高育良想报答恩人梁群峰的知遇之恩。高亲口对祁同伟说,出于对梁书记的报恩,他在祁同伟升迁的每个节点上,都适时让祁得到提拔,最后做了至关重要的省公安厅长。在高育良看来,祁同伟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关键是靠得住,能为已所用。祁同伟是农家子弟,在大学时期也曾经是像向日葵一般清纯向上的阳光青年,更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学生尖子,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但残酷的生存法则让他不得不被迫接受了梁璐父女强加给他的政治婚姻。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不少人大搞团团伙伙,将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全抛到了九霄云外。“靠山”一闹,法律、制度、规则全部被“潜规则”消解,甚至形成人身依附、山头主义、圈子文化。这种小圈子里的“政治资源”就是政治生态中的污泥浊水,是污染政治生态的祸根、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严重践踏了社会公平公正。如今中国官场中这种“政治资源”,与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找靠山”、文革时期的“拉关系”(前苏联的“关系学”)、上世纪90年代一度引进的“政治保护关系”,说的其实是同一现象。我们通过这部电视剧的观看与简析,应从中得到多方面的正面启示和党的宗旨教育才是。
  我们党来自人民群众,始终以人民群众为靠山;通往靠山的路,也必然是实打实的政绩。只有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是我们永远不倒的“靠山”。
上一篇:民政局举办老干部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下一篇:新街街道组织老干部开展学习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