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白发苍苍,带着一脸的微笑,经常出没在村民、外来户、村委干部之中。 他们,带着风趣幽默的谈吐,常把红脸赤颈、张弓搭箭的村民,转怒为喜,握手言和。 他们,一个是今年七十岁的退休区委书记叶疏山,一个就是六十七岁的退休村书记陈君南,他们又都是官林镇笠渎村党员民意代表议事会会员。 长期以来,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他们退而不休,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关心着村委会的工作,经常参与到村里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之中。自去年村里成立了我市首家党员民意代表议事会,他们被选举为会员之后,他们更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村委工作进行评头品足、肯定成绩、摆出问题、狠抓整改、跟踪督查、开创了笠渎村村委工作的新局面。 一、廉政建设的“好帮手” 多年以来,笠渎村正副职干部十一名,每人每年都要补贴话费300元,值班补贴每次5元。陈君南担任村老年支部书记同样享受。这一项开支虽然数字不大,但引起了群众的背后议论。自去年成立党员民意代表议事会以来,他俩一致认识到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首先要有奉献精神,不应有一点理由揩集体的油,虽然工作上话费多了,但这是应该的,决不能公私不分,搞特殊。于是他们向党总支提出建议取消这项特殊补贴,当即通过议事会通过废除了这项特殊补贴,为村财政节约了一大笔支出,好多用于民生工程。 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颂,也使该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廉政建设迈开了新的一步,叶疏山、陈君南也被称为廉政建设的“好帮手”。 二、外来人员的“好伯伯” 笠渎村是靠官林镇工业区最近的一个村,长年居住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外来民工一千多人,外来人口的增多,给村里的治安和环境卫生带来较大的麻烦,居住区的垃圾、大小便满地皆是,盗窃自行车、小偷小摸时有发生,导致一些村干部和村民对他们另眼看待,流露着歧视感。 叶疏山、陈君南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们向村委反映,建议协商解决办法。他们一边主动组织有十位老党员参加的义务巡逻服务队,经常巡逻在外来户之中,向他们赠发外来人口须知,环境卫生须知等宣传资料,把电话号码告知于这些“新村民”,有事请多联系。同时,村里在集住区增建了一座公共厕所和增设了十只垃圾箱,为外来人员提供方便。去年,帮外来人员介绍到附近厂里就业的就有林永军、盛三海等十多名。 去年年底的一个晚上,贵州民工唐亮晚上突发烂尾炎,叶疏山、陈君南两人即带领义务巡逻队人员帮助送医院抢救,受到外来人员的称赞。 而今外来人员与本地村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见到他们就喊“好伯伯”。 三、老年朋友的“好领导” 该村60岁以上的老人508个,单位退休的有40多个,还有外来老人30多个,为了使这些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村里原来的老年活动室适应不了,成为老年人关心的热点问题。去年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叶疏山、陈君南主动向村委提出扩建老年活动室的要求和方案。 很快得到村委议事会的通过同意扩建、装修。叶疏山、陈君南亲临现场,指导施工人员加紧施工。而今宽敞明亮的10间老年活动室热气腾腾,电视室、棋牌室、理发室、医务室和3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场地焕然一新,而且还安装了两台大空调,使老年人活动,夏天享清凉,冬天享暖和,真让老年人玩得开心,过得舒心。 新老年活动室的开放,带来生活用水的加大,每月冲厕水费就达六百多元。叶疏山、陈君南商议改水,又通过议事会通过,出资300元,打了一口深井,安装了水箱自动开关,这一着真是立竿见影。而今既节约水费8000多元,又使用水方便、温和,村委和老年朋友都赞他俩这一改水改得好! 他们两位关心老年朋友如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四十八户特困户老人的补助费,亲自送上门,所以老年朋友都称他们“好领导”。 “党员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们作为议事会的一员就得帮助把村里的工作议好,就得马不扬鞭自奋蹄,珍惜时光,发挥余热!”叶疏山、陈君南常告诫着自己。(储爱芳、吴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