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干部大学全力抢占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制高点
宜兴市老干部大学是目前我市老年群体集聚的主要场所,是我市办学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老年教育基地。办校以来,学校不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认为老年教育除了“康乐”之外,还应该体现“教育”的功能,应该把提高老年群体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发挥出阵地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抢占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制高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新理念,明确目标,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性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群体是社会稳定的一块基石,他们在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再从老年人的综合素质现状来看,老年人身上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老人碰瓷、搀扶老人被讹、老人跳广场舞扰民等行为屡见不鲜,这表明我们必须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将提升在校老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再由他们带动、影响家庭成员、亲戚邻里、社会老人共建和谐社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创设载体,创新形式,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活动
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因人因材因需施教,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在科学、文明、健康、快乐、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提升素质。在此基础上,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采风、实践相结合,努力搞活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如开展“课前五分钟”微课堂教育活动,组织专题报告、微型讲座、座谈讨论、文艺宣传、成果展示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活动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员实施老年素质教育。
搭准脉搏,寓教于乐,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
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更适用于老年群体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注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寓教于乐,引导学员自觉提升个人素养。开展“爱心月”捐款活动,创立“爱老惠老助老爱心”基金,用于帮助患急病重病、家庭特困的学员;组织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慰问演出,传递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利用“建校五周年庆”的契机,开展“九个一”系列活动,即:出一本办学成果汇编、办一场服务社会的大型公益活动、立一项爱老惠老助老基金、编一本学员服务手册、创一个学员服务中心、搞一次安全系列演练、演一场“高大上”的文艺晚会、拍一部学校宣传专题片、组织一次“小记者”看“夕阳红”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树立典型,引领示范,集聚精神文明建设的正能量
老年学员中有大批老干部、老党员,他们普遍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影响大,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选聘他们担任班长、班委、社团组织负责人等,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群体的核心凝聚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通过各类评选与讨论活动,在学员中树立可鉴的榜样、明确规范和要求,让学员在先进典型、教育活动的影响和引导下,自觉提升个人素养,树立长者风范,成为追求个人乐趣、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楷模。
搭建平台,加强宣传,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发展,广大老年人越来越表现出对参与社会活动、追求新的知识、跟上时代步伐的渴望。因此,学校与社会必须构成一个密切相连的整体,为老年人融入群体、融入社会、融入时代,搭建平台。组织学校艺术团、各协会、各系各班踊跃参与老干部系统、文化、宣传、民政等部门组织的各类表演和比赛;与残联、关工委、妇联、团市委、教育局等部门协作,引导学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构建尊老爱幼、关心弱势、老少共融的平台;与街道、社区、企业等加强联系,参与写对联、表演文艺等各类送文化活动,占领老年人的思想阵地,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重视宣传工作,做好与报社、广播电视台、各类老年杂志的联络工作,加强教学成果的对外展示、交流,让全社会理解老年教育的效益,共同关注老年群体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