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大学“微讲堂”情况小结
现将2014年秋季学期举办“微讲堂”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概况
根据学校工作总体安排,从10月15日起至12月19日止共举办11次讲座,平均每个星期一次。讲座内容分别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防诈骗保增值”、“日常法律知识”、“盆景制作”、“生活化妆”、“老年心理”、“宜兴茶文化”、“老年人文明礼仪”、“宜兴民俗文化”等。接受邀请的主讲人有“主任医师”、“法律讲师”、“银行行长”、协会会长”、“专业化妆师”、“民俗文化专家”、市级机关部门的有关领导等,其中有的还是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正规大学兼职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每次开讲前,主持人按照学校“微讲堂”计划表的要求,从讲课内容、讲授重点、听众需求、讲课具体时间地点等提前与主讲人联系,并要求将其“个人信息资料”和“讲稿”(或讲课提纲),事先用电子邮件发过来;每次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好《讲座备忘录》(附后),其中包括讲座时间、讲课题目、主讲人身份信息、主持词、讲课重点、主持人印象等内容。
每次讲座一般在星期一发出书面通知,再由系主任向有关班级宣传发动,每个系自愿报名参加或派员不少于10名;开讲前到讲堂里协助主讲人把多媒体投影仪衔接好;分系收集“听课学员回执单”并分别统计好数字。11次讲座共有 623人 参加听讲,平均一场57人,占应到(70)人数80.9%。其中“中老年妇女生活化妆”、“盆景的欣赏、养护和制作”和“老年心理”等3讲基本满座,听课率最高,有的还加了10多张座位。听课人数较少的是“日常法律知识”和“养生保健”这两讲。
二、简析
1、从内容安排上看,“微讲堂”是一个灵活、机动、实用的接受新知识的渠道。拿一些听讲学员的话来说:“所有话题丰富多彩”、“符合老年人多方面学习与生活需求”;主讲人根据学校要求和话题重点娓娓而谈,以“微分享”的方式,让听众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或技巧,即可获得更多的未知、新知,符合现代老年人快乐式、碎片化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让大家充分享受美好智慧人生。当然,讲授内容应做到科学、严谨,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正确。
2、从对主讲人要求上看,应使其预先了解听众者的文化教育修养程度参差不齐、退休前工作性质职业职务相差悬殊等基本特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备课讲课,既要有“阳春白雪”的高深内容,又要有“下里巴人”通俗易懂内容的解读,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健康文明。这样,既能充分把某个问题讲透彻、知识点集中展示,又便于各个层次的听众所理解和掌握。讲授的语言应力求生动、艺术,不但要条理清析、重点分明,而且要随时注意调动起“听众者”的学习热情。
3、从讲课方法上看,多数主讲人能做到声情并茂、灵活多样、融会贯通,在多媒体投影仪中既有鲜明标题,又有讲课提纲;既有重点文字,又有照片插图,有的还有现场演示、操作,以帮助听众理解与记录;有的主讲人还改变“坐着讲课”的传统模式,采用手握遥控机“站着讲课”的现代模式,听众感到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触类旁通、耳目一新。还有诸如“健康养生”、“生活化妆”、“盆景制作”、“老年心理”、“日常法律”等课程,在讲课开始、中间、结束后鼓励听众提问,形成讲者与听者双向沟通互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议
1、宣传舆论尚待进一步加强。一学期下来,还有不少学员不知道学校开设“微讲堂”、上公共课的意义,有些学员来听讲成了负担。这方面的宣传舆论工作仅限于校门口板报、行政大楼电子屏幕、电脑系qq群发帖、主持人现场宣传讲解等形式是很不够的,其内容一般是通知性与要求性的。重要意义、听众者的学习体会收获等,应在开学初的班长、教师或学校有关会议上、班前5分钟或在学校的报刊上予以经常宣传。要使学员真正树立并懂得:“微讲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使我们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专业转向全面、由孤立转向互动、由单一转向多元的必然选择”、“也是老干部大学在教学方面的一个创新与发展”、“它应成为老干部大学的一个品牌”等理念,大家能自觉来关心并参与“微讲堂”。务必要改变目前存在着的“班级派我去”、“被动听”的现象,努力开创“大家争着去”、“主动学”的新局面。
2、讲堂内容尚待进一步拓展。讲堂内容要选择当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力争做到学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存。本学期缺少学员们普遍关心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精神”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方面的鲜活选题。大家认为,既要有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内容。
3、举办讲堂的次数尚待进一步商榷。这学期除了安排“微讲堂”11次外,还安排“学员讲坛”8次,共19次,平均一星期两次。大家普遍感到有些多,系主任、班长们在落实每一次通知、组织学员听讲方面也感到有压力,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按照“老同志感兴趣”和“少而精”的原则,集纳大家的意见,两个星期安排一次为宜。
4、其他。一是在“文明礼仪”这一课中,当主讲人讲到文明礼仪还要有好的文明校园氛围时,有人提出原来学校有块大石头上写着“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应树立在学校校园内的显著位置,并得到在场多数学员的赞同;二是许多学员反映,各班级“课前5分钟”活动要加强检查督促、总结经验,要用典型引路、现场示范、校领导带头听讲等方法给以指导落实,因为“课前5分钟”参与活动的人将比“讲堂”、“讲坛”更多,通过“三者联动”,可使“分享式”、“快乐式”、“碎片化”日常学习方式深入人心,大家都来重视并积极参与“微讲堂”、“学员讲坛”和“课前5分钟”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的一个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