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园地 > 追忆往昔
追忆往昔

杨树林:亲历“逼降日军最后一役” 东篱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5-08-10

 

 

 

  8月6日上午8时,宜城街道荆东社区关工委组织10多名学雷锋小组同学,来到东山二村杨树林家中,聆听了这位当年为民族而战的热血故事。

  杨树林的老家在和桥。说起当年参军的原因,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因家中仅有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汉,当日寇侵华许多爱国青年纷纷参加新四军奔赴前线时,他却为了全家的生计,不得不呆在镇上的大饼店做大饼谋生。一次,他在街头偶遇了幼时的一名女同学,吃惊地发现,这名女同学竟加入“和平军”,还趾高气昂地带着4个士兵,拿着刺刀经过他的大饼店。这深深地触动了杨树林,他当即决定于1945年2月加入在和桥地区的新四军游击队,1945年10月,随新四军华中军区的部队北撤。这次,他成为一名侦察兵,经常穿便装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我当时不到19岁,瘦小的身材,穿着庄稼人的衣服,到哪儿都不引人注意。”杨树林说,当时并不觉得害怕,打探到情报后,他就第一时间回部队汇报。

  在1945年12月开始的“高邮战役”中,杨树林作为华中野战军第一师三旅七团团长林少克的通讯员和侦察兵,参与并目睹了新四军英勇战斗逼降日军的光辉过程。在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抗战最后一役”战斗中,杨树林整天在枪林弹雨中为首长们传递命令。“发起总攻时,八团负责东门,主打‘和平军’,我们七团从西北方向攻城,主打日本军。”杨树林说,当时城墙过高,七团战士强渡护城河后,用毛竹梯搭成云梯往上爬,“上去一个就被日本鬼子打下来一个,爬上去一个排都失败了!”杨树林说,但第七团的战士们还是冒着危险登上城垣,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白刃战。当年12月26日凌晨,东门被攻破后,团长林少克十分着急,命令杨树林去找一营营长,于是他翻过城墙,看到了高邮城内近900名日军缴械投降的景象。“当时真的太激动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当晚,新四军列两列纵队站在路边,缴械的日军每人都拿着一个装着私人物品的麻袋从中间走过,还用中文对新四军说着“先生”。

  随后,杨树林又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也从“小鬼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战士,在战场上冲在最前线、奋勇杀敌,抗美援朝战争结朿后才返回家乡。“老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说到母亲杨树林伤心地说,由于生活困难和过度挂念自己,母亲早早地离开人世了,但杨树林一直战斗在前线,等到战争结束才来到母亲坟前祭扫。

  1985年杨树林从市燃料公司离休后,他就加入了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宣讲团”。数十年来坚持参加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为孩子们讲述抗战故事。而他的4个儿子深受父亲的影响,在企业界工作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父亲总是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无私为人民奉献!他是我们兄弟四人一生的榜样。”幼子杨勤学如是说。

(此文为个人回忆,未经组织审核,不作个人简历证明)
上一篇:不忘历史 珍爱未来——写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 汪小康
下一篇:吴泉林:子弹打穿手肘仍坚持战斗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