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荡脱险记
小时候经常听亲娘(宜兴方言中的奶奶)讲起爷爷和父亲被鬼子抓去后逃脱的故事。民国廿八年(1939年),正是日军侵华最疯狂的时候,日军沿着公路修碉堡、筑篱笆,烧杀淫掳无恶不作,而离我家不远就是京杭公路。地下党领导的宜南抗日游击队与日寇针锋相对,进行反扫荡、破公路、拆篱笆、杀鬼子,不断袭扰敌人。京杭公路白天修了,晚上就被破了,鬼子策动伪军到处抓人,只要见到年壮力强的就抓去修路。
六月的一天,爷爷和父亲正在田间劳作,突然来了一队兵,七八个伪军加上两个日本兵。只听得鬼子兵叽里呱啦几声后,一队兵就将爷爷和父亲围了起来,强行抓他们到徐舍附近修公路。修路劳累,吃睡不好。一连几天,父亲病了,而且一病就不轻,还不能休息。这时,工友中一位中年男子悄悄走近爷爷身边说,你儿子病成这样还不快逃,要死人的。爷爷一时茫然,不知怎样脱身。男子像早有准备,向河埠方向努努嘴又说,芦荡里有船。爷爷顿悟。到了半夜,爷爷趁负责看守的伪军困盹懒动的时候,背上父亲佯称上茅厕,到河埠拨开芦荡,那里真有一条小船,还有竹蒿。两人迅速上了船,三撑两篙就潜入了西氿芦荡中。那片芦荡很大,断断续续绵延数公里,中间水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一般。这时,爷爷和父亲听到岸上伪军在喊,逃了,逃了,接着“砰砰”一阵枪声。不一会儿,一艘日军小汽艇“嗷嗷”地在水面上游弋,几次接近爷爷和父亲的藏身水道,但始终不敢进入芦荡深处。那夜风大,吹得芦苇沙沙得响。鬼子也害怕,知道那片芦荡连接的南岸山区是游击队经常出没的地方。游弋了一阵没有发现爷爷和父亲的影踪,就又向芦荡里“哒哒哒”放了一阵枪。子弹在水道上漂飞,惊起芦苇丛中栖身的水鸟扑棱棱狂飞。父亲害怕,紧紧抱住爷爷不敢作声,爷爷也作了最坏的打算。过了一会,鬼子的汽艇叹着丧气灰溜溜离开了,又过了些时间,爷爷听岸上也平静了,知道鬼子不会再来了,于是拼命向西划去,过了潘家坝就快到家了。
天亮前,亲娘看到爷爷背着父亲回来了,大喜。可是爷爷疏忽了一件事,没有将小船藏起来。结果白天被保长发现,不多时伪乡长带了几个乡丁气势汹汹找上门来,一口咬定爷爷偷窃了皇军的船,逼着要爷爷交一笔钱,不然就去告发。我家只有两间草房,家中空徒四壁,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长年靠租种庙田维持生计,既无余粮也无钱。爷爷和亲娘只能求乡长开恩。伪乡长绕屋转了一圈,听到“咕咕”两声,循声见猪棚里有一头肉猪,已经有一百三十斤了,立即心生诡计,指使乡丁找来绳索和木棍将猪捆绑抬走。伪乡长丢下一句话,清了,不告了。亲娘眼巴巴看着他们把猪抬走,心痛得哭泣不止。辛苦了一年,全家就指望这头猪到年底卖了添衣过年呢。爷爷劝亲娘说,他们不告了,一头猪换回两条命还有一条小船,值了。
爷爷庆幸从日本鬼子枪口下逃脱,也一直挂念着那位帮他的男子,他一心想感谢救命恩人,可是一直打听不到。不久,南山游击队端了公路上两座碉堡,打死了一个鬼子,还烧毁了数公里封锁篱笆。到那时,爷爷才从镇上回来的人嘴里听说,那男子一定是隐身在民工队里的游击队侦察员。(市生态环境局 蒋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