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四措并举加强离退休干部社区党建工作
宿迁市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75个,离退休干部党员1万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市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如何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和党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彰显凝聚力,该市采取四抓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老干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机制。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2年底,90℅以上具备条件的小区都要建立党支部。接着市委又下发了《关于推行“三化六联”模式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要建立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发挥离退休党员余热,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去年,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又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小组),拓宽社区党组织的覆盖面,保证每位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上有归属、活动上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在这些制度的推动下,各级党委(党组)都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领导,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得到广泛重视。各级组织部门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与在职干部党建工作一起部署、一起督查、一起考核、一起评比表彰;老干部工作部门认真抓好工作推进机制建设。每年举办一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育党员骨干力量(目前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培训班3期,培训226人次)。老干部所在县区、所在部门建立联络服务制度,聘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做联络员,每季度一次例会,对支部活动情况和党员思想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二是不断优化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设置。离休干部年龄的增加、离退休干部居住环境的改变,给老党员参加原工作单位的组织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老同志对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有了强烈的需求。为满足老同志的需求和愿望,泗阳县出台文件,按社区、乡镇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划给场地、拨给经费,在充分尊重老同志意愿的前提下,把他们的党组织关系由原工作单位转到居住地安置,确保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能生活在组织之中,都能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与此同时,各地还针对部分老同志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转到社区的实际情况,按居住地、按学习活动群体、按发挥作用团体建立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如成立市府苑小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沭阳县政园小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宿豫区“夕阳红”报道组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等。这些新的组织设置方式,深受老同志的欢迎。
三是不断丰富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先进、创五好、强堡垒、树形象”活动,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组织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老干部工作政策业务知识学习活动和老干部学习历史、宣传党史等活动。深化“离退休干部党员牵手大学生村官”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乡镇、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就近就便与大学生村官牵手,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老同志主动上门,与村官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创业上的困难和问题。开展“五好”支部、“四好”党员评比表彰活动。按照“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创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按照“学习活动好、教育后代好、发挥作用好、保持本色好”的要求,争当‘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通过评比表彰活动,营造创先争优活动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全市有多个乡镇、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党员受到省、市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的表彰。
四是持续发挥社区离退休干部积极作用。社区党组织根据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特长爱好等,分别把他们安排在社区关工委、志愿者队伍等社团组织发挥作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积极利用老同志党性强、威望高、有文化、懂政策、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各项优势,组织调研组、民间纠纷调处组、文艺宣传队、青少年成长辅导组、创业富民指导组等,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建言献策上的参谋作用、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带动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纽带作用和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宿豫区组建老干部“夕阳红”报道组,编印《宿豫老干部》刊物100余期,计170余万字,宣传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报道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2万名离退休干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关心教育青少年、扶贫帮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中承担任务,为宿迁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宿迁市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