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党建
谈谈干部形象——读“三严三实”有感 汪晓康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5-12-07
“国以人为本 人以德为本”。一个国家有国家的形象,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形象。一个好的形象,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有共产党员的形象,党的十八届二次会议要求我们“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其实这个要求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定下了规矩。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在不正虽令不行。”也就是说:“当权者本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执行;当权者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事实上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所以不管是百姓也好,当政者也好,个人的人格风范、道德品质才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今“世事纷杂、物欲横流”,更应把握好自己的形象。
时光若水,转眼本人离开大西北36个年头了,但有一件事却久久留在记忆之中,就如正午的阳光暖暖地映在心田。那时我在宁夏青铜峡工作,一日清晨上街赶集,忽见县政府王县长推着板车,车上坐着一中年妇女,我觉得好生奇怪,因我常常向他汇报灾害性天气情况,所以与他较为熟悉,即问县长大人这是怎么了?他若无其事地说:“老婆肚子痛了一宿,这不送她上医院,可能要生产了。”当初我很惊呆,一县之长,县府就在家属院隔壁,既然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一个电话叫个小吉普不就解决了问题,但这位领导偏偏没这么做,而同老百姓一样亲自推个板车。
说来这位老领导故事还真不少,改革开放后王县长从县委书记的任上调升自治区林业厅长,不久就退休了。一次我的一位在宁夏的老同事到车站乘车,站前广场上有不少老乡蹲在地上卖菜,忽见这位退了休的老领导也在其中,我的这位同事非常惊讶,还没等开口,老领导竞先发制人:“怎么不可以吗?自己园子里种的,吃不掉,送不了,总不能浪费吧!”后来我的这位同事调回了上海,我们几位过去在宁夏工作的同志经常见面,只要提起当年这位老领导都说“真是服了!”服什么?服他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服他是一位放羊娃出生,久经考验的老共产党员,他始终保持着普通百姓的形象,虽然做了领导,但还是人民的公仆,仅此而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本人调回宜兴渚东乡政府工作,当时乡党委书记杨同顺,在日常工作中我了解到大家爱称呼他为“烧饼书记”。为什么群众昵称他为“烧饼书记”,“烧饼书记”的头衔显然不是一时戏称,书记走村串户调研,身背挂包,里面除文件材料笔记本外,定有若干烧饼,这是自备的中午口粮。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他十分注意自身形象,尽可能不扰民,不给群众添麻烦。乡里每年党员集中于某村冬训,他都要约法三章“不准大吃大喝,按标准付钱付粮,不准喝酒胡闹,不准赌博。他要求大家做到的事,他首先自己做到,一次与他一起去园田村调研,匆忙之间忘带烧饼,在张家吃便饭,事后坚持付粮票付钱,弄得老张很不好意思。
上述两位不同区域的老领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以权谋私且自重自律,虽然均已作古多年,但留给我们的形象是高大的,每每思念起来,许多趣事历历在目,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这里我还想说说另类“形象”,在我的视野里曾看到有极少数老同志退休了,似乎一时存在某种失落感,于是三个一伙、二个一道相约外出打“秋风”,今天到这个厂矿、明天又到某村,美其名曰上门拜访,实质是要吃要喝加吹牛,搞得干群关系乌烟瘴气,酒足饭饱后还要带条香烟才开路。时间长了不少基层干部未恐避之不及,群众也颇有微词,许多老同志更是深恶痛绝,说“一粒老鼠屎害了一锅汤”。尊称一小撮人为“讨伐队”的干活,这种不和谐的行为受到大伙的蔑视和指责,这是必然的结果。
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即君子时常思念的是道德,关心的法令制度,而小人才贪图私利,说到底以上这类形象虽然极为少数,但影响可不能小觑,作为反面形象却也使我不能忘怀,它时刻警示自己要严以修身,做人要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