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老干部党建

动员“五老”出山 发挥“五老”作用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2-12-20

动员“五老”出山  发挥“五老”作用


宜兴市丁蜀镇关工委




几年来,在宜兴市丁蜀镇关工委、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中关工委关于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动员“五老出山,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使下一代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队伍不断壮大,活动不断深入。

 

一、广泛发动,提高认识,千方百计动员“五老”出山。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大老同志离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分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各人的情况不同,他们的退休生活也各不相同。虽然有些老同志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也想从事一些公益事业,但苦于没有机会。如何把他们动员出来,组织起来,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程。2000年后,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对策和措施。

 

1.依靠领导,全面号召,用文件精神动员老同志出山。自从中关工委提出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以来,党中央颁发了8号文件、省关工委制订了《工作规则》,无锡市、宜兴市也分别下发了有关文件,我们在组织关工委全体成员学习领会的同时,一是请镇领导在有关会议上传达贯彻上级精神;二是在离退休干部协会,退休教师协会和镇工会召开的会议上进行宣传动员,使他们把关工工作作为“老有所为”的重要内容;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关工先进典型,树立榜样,组织老同志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先进典型,提高老同志的思想认识,从而增强广大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主动登门,动之以情,以实际行动感动老同志。通过摸底,对有丰富经历、专业能力和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老同志,我们抱着“三顾茅庐”的诚意,登门求贤,反复做好说服动员工作,请他们出山。如离休干部钱志华,16岁参军,是一位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参加过孟良固、淮海、渡江和淞沪等战役,负伤3次,立功7次,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科教书。他原来是官林镇粮管所所长,离休后随女儿住到我镇。我们几次三番上门动员,对他的事迹我们请老教师帮助整理,发表在《无锡日报》上,他的腿脚不便,外出演讲我们用小车接送,使他深受感动,每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原陶瓷公司纪委书记,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也不太了解关工工作,我们多次与他倾心交谈,平时经常沟通,邀请他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后来他乐意加入了老战士、老功臣事迹报告团,还冒着高温酷暑深入社区居委,向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报告。

 

3、晓之以理,讲清道理,通过面对面座谈宣讲,吸引老同志出山。近年来,我们结合争创“五有五好”先进村(居委)活动,深入到一个一个农村,召开“五老”座谈会。面对面进行宣传。一讲新时期开展关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讲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对象;三讲关工委工作的方法、原则和先进典型。由于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事例,从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从家庭和个人前途出发来讲清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紧迫性,引起了广大老同志的强烈共鸣。会后红卫村老书记郑金千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确实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下一代是我们老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上半年,江苏省陶瓷研究所的离退休老同志主动要求参与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

 

在动员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条原则:(1)身体健康,(2)自愿参与,(3)就近就地。通过动员发动,全镇“五老”队伍从原来的30多人增强到700多人,从单纯依靠老教师扩大到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劳模、老专家,从局限与城镇社区扩大到广大农村。

 

二、健全组织,明确任务,为“五老”开展关工活动构筑平台。

 

老同志出山以后,如何把他们的有机组织起来纳入关心下一代工作范畴,是我们必须抓好的又一环节。几年来,我们按照“五老”的具体情况,先后分层次成立各种组织,明确了各自的责任。首先,在镇关工委,我们建立了六支队伍:(1)以老公安、老政法成立镇青少年法制报告团;(2)以老教师、老校长为主成立小公民道德教育报告团;(3)对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成立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4)对有一定历史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老同成立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团;(5)对参加革命战争的老战士、老功臣成立了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6)对广大退休中小学老师,由于他们多才多艺,善于组织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安排他们到各社区居委担任关工活动辅导员。其次,在基层关工委,我们都相继设立了故事员、辅导员、帮教员和宣讲员;对广大农村的“五老”,我们都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志愿者成员,他们都根据自身实际,对16项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每支队伍的工作职责、任务范围都作了明确规定。如19位法制报告团成员都用红头文件形式聘任为有关学校的兼职法制辅导员,他们的职责有三条:(1)定期举办法制讲座;(2)深入学校帮教“双差生”;(3)及时反馈学校在法制教育方面的问题、建议和要求。对关工活动辅导员,我们召开大会颁发聘书。对网吧义务监督员、不仅分片定点而且还制订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守则,坚持做到了每月有汇报,每季有交流,年终有总结、评比和奖励。每年,党委都召开全镇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表彰先进,进行典型交流,使“五老”成员干有方向、干有目标、干有动力、为了提高“五老”素质,增强教育效果,每年初我们还专门举办报告员、辅导员的培训班,组织“五老”学习上级文件,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通报本镇的有关情况,使他们与时俱进,与青少年同步同心。

 

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

 

“五老”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是培养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努力实践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几年来,我们根据老同志的特点、专长、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本着就近就便和统筹安排的原则,组织他们深入到中小学校、社区农村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是突出教育。关心青少年,首先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老同志大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建设的艰难和生活的艰辛,他们深知旧社会的苦,更懂得新社会的甜。他们有着新旧对比的切身感受,对党和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阅历丰富的,本身经历就是一部奋斗史和创业史。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所缺乏的。每年,我们围绕主题教育,请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同志讲革命传统,请有理想信念的老干部讲理想与人生,就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如2001年,为纪念建党80周年,我们组织10位参加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和亲身经历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从而,使广大青少年真正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请抗日老战士讲抗日战争,请现场目击者、历史见证人85岁的王怀保和虞月赛老人讲亲眼目睹日军血洗丁村的暴行,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血泪仇和民族恨,他们一致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振兴中华,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与此同时,我们还由老教师建立了86个家庭辅导站,为部分青少年学生补差补缺、辅导作业。

 

二是立足帮助。在全镇范围内,我们依靠“五老”广泛开展帮教转化、帮困助学和帮贫致富活动。从2001年到2005年,我们组织32名老同志帮教失足青少年29名。到目前为止,已有16名失足青少年召开了帮教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面上的帮教工作。目前,我们立足关口前移,组织126名老同志与87名差生结成对子,开展帮差转差工作,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了使每个学龄儿童不因贫辍学,早在九十年代我们设立了以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为名的助学基金,前几年又在东坡中学设立了“阳光工程”,全镇老教师每年捐一日工资,同时,还发动社会妈妈与特困学生结队资助。对失业青年我们采取帮助培训、联系介绍等办法解决就业,如三洞村、蜀山村关工委组织老同志介绍15名青少年到个私企业就业,西望村关工委与成人学校合办了紫砂工艺培训班,使52名青年掌握了制壶的技术,进了一家合资企业。

 

三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多办实事。为了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我们专门聘请了22位老同志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全镇14个营业性网吧和13个游戏机室,分片定点,进行检查监督,动员和归劝未成年人不进营业性网吧。为了疏导和化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我们还成立了镇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由鲍溪英等5 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心理辅导员,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服务,为青少年指点迷津,排难解忧。针对民工子女在暑假间缺乏活动场所,今年芳溪村8位退休教师利用并村后的空余房屋,创办了外来民工子女暑期辅导站,老教师轮流组织民工子女辅导作业,举办讲座,开展活动深受外来民工子女的欢迎。我们还组织“五老”,深入农村,社区和学校,先后开展青少年的专题调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广大关工志愿者还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深入千家万户,指导家庭教育,传播育人理念,帮扶困难学生,使许许多多青少年受到关怀,得到帮助,为了调动“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坚持做到尊重、关心和激励。尊重,就是经常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做到不求全、不求多、不求一次成功。关心,就是思想上多沟通,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照顾,老同志生病住院,我们都会到医院探望慰问。激励,就是评比奖励。每次活动结束,我们都会向领导汇报,肯定老同志的成绩;通过电视新闻,宣传报导老同志的优秀事迹。每年,我们都评出一定数量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参加全镇年度的综合表彰。这样,使老同志保持不竭的动力


上一篇:充分发挥政法系统老同志在关爱青少年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下一篇:坚持与时俱进 发挥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