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 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2-12-20
   近日偶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文虽短小,但含义深刻,对后人颇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大家了解李世民是怎样劝告他人的,原文抄录如下:“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封建帝王,有此思想境界,实是难能可贵。短短百字,反映了李世民了解人民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分清好坏、丑恶、是非;并能时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且不论其帝王生活如何?单从他的《百字箴言》来看,不能不论他是“明君”。唐朝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盛世,这同李世民的统治不无关系。

  再看,我们现在的少数领导干部,与李世民《百字箴言》的要求相去甚远。他们不仅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反而屡屡侵犯群众的利益。如近期暴露的上海“社保案”,把群众的“活命钱”变成了“唐僧肉”,相互瓜分,从中渔利。涉及的干部包括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一批高官。这些官不可谓不大,理应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但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禁不住金钱和腐败生活方式的诱惑,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权利薰心,贪欲膨胀,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

  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官越多越要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以权谋私。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李瑞环同志曾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利欺压群众,就是对共产党的背叛。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中占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我们要从上海“社保案”中吸取教训,越是高官越要加强学习,越要自律,越要自觉接受党的监督。只有这样,才会象《百字箴言》中所说的那样“富贵功名可久。”

上一篇:人民公仆要写好“为民”的大文章
下一篇:参观黄家村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