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奋进全面小康 许季涛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17-12-25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两个月以来,和桥镇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阳光扶贫”的统一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分村、分片深入各村、居委,宣传“阳光扶贫”政策,全面调查摸底,仔细核对信息,做到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阳光扶贫”政策惠及更加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宜兴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一个生动侧面。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成果人人有份,责任也人人有份。这必将鼓舞亿万中国人更加顽强拼搏,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书写华彩人生。
回想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人民”一词出现了200余次。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他又说:“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党的一大会址,寻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主题打头的八个大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生建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民生建设的信念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二是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让政策的“雨露”惠及真正需要的人。三是补齐民生短板,托“底”保“底”,突出重点。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答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宜兴砥砺奋进,聚焦民生民意,发力富民惠民,把“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在了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篇章中,让陶都百姓拥有了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宜兴实践”的新篇章。就拿我们宜兴的老年人生活来说吧,笔者了解到,宜兴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从2012年底的24.81万人增加到了2016年底的29.55万人,市政府每年向全市80岁以上老人发放的尊老金也从2012年度的2400多万元增加到了2016年度的近2800万元。宜兴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说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我们切身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
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迈入新时代,跨上新征程,作为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决不能“落伍”,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要坚持全面系统学,结合实际学,集中时间学,坚持不懈学,通过长期的学、思、践、悟,不断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要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积极发挥、传递正能量,为推进宜兴经济社会与各项社会事业奋进全面小康不断取得新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从掌声看党心民心 王志全
下一篇: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戴锡南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