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干部党建 > “银发生辉”工程
“银发生辉”工程

悠悠笔耕路 片片夕阳情 ——记我致力于宣传工作的退休生活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日期:2020-11-30

2020年年末来临,把忙碌的身心放进背包里,把愉悦的心情装进口袋里,点开2020年对外宣传统计表,面对一整年所取得的成绩,作为退休6年的老园丁党员来说,心里还是比较宽慰的。

我叫龚建平(笔名:龚平),在职时,我当过7年初中语文教师,6年中心小学总辅导员,后又有14年完全小学(完小)校长经历。2000年,我参加过《中国教育报》举办的新闻研修班。学校缩编后,我既在新芳小学教副科,又被借用到镇政府负责宣传工作。退休后仍留在镇政府干老本行,负责对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

留住记忆,把好脉搏。我一直热爱宣传工作,并且充分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记得在革新小学当校长时,所在村很大,学生数有300多。我通过调查发现,村里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人就有19人。于是,我就联系这19位老革命来学校搞活动,每年组织一、两次,每次都邀请报纸和电视台的记者媒体前来报道。我搞这些活动,让老革命们能够在报纸和电视上经常露脸。以前社会上关注他们的人比较少,后来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和敬重都多了起来,他们由此对我很感激,把我当作村里的“好人”看待。

适应时代,不断学习。我坚持自费订阅好几种报刊,每天坚持认真阅读学习;“雷打不动”地观看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经常翻阅手机上的新闻头条,通晓党和政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一生跟党走的信念。2018年2月《党一直在我身边》千字文发表在《中国老年报》上;《从票据到微信支付》获无锡市老龄会、退管会、宜兴市委老干部局、《江南保健报》征文三等奖。

身兼多职,不忘作为。现在,我负责着镇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关工委的对外宣传工作,还有一项最忙碌的工作就是镇退教协的秘书长。别看“官”不大,每月一次的例会及文字材料整理归档总少不了,还要填写报送上级的各类报表,撰写年初计划和年末总结。另外,在校外辅导站里,我还兼任几个小朋友的辅导老师。

聚焦镜头,笔耕不辍。我当农村完小校长那时就爱好摄影,现在是市摄影协会会员,视觉江苏网注册摄影师,经常有摄影作品见于报端。多年来,我不断在学习中加强理论水平,在实践中提升操作能力,摄影技术稳步提高。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创新。我坚信对于新闻信息宣传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我自掏腰包制作60×90厘米的展板4块,把40年来自己拍摄到的能反映“衣食住行”变化的图片搜集起来,在暑期青少年主题教育时给社区里的大中小学生们观赏,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反响很好。此次活动在《宜兴日报》、《无锡日报》、《新华日报》、江苏24小时上都有报道。杨巷有16个村,2个居委,暑期主题教育从安全性考虑,集中在一两天完成。常常是每天有4个村同时举行,而我就要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赶往4个村去拍照。我原本是开电瓶车,怕电瓶里的电不够在路上抛锚,就改骑摩托车,油费和修理费我未报销过一次。2017年,《中国火炬》录用了我2则图片新闻,今年同样也录用了2则图片新闻,其中《老街口的一家》摄影作品,获得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新华报业集团颁发的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记忆奖”。更荣幸的是,我在2018年被无锡报业集团评为“十佳优秀通讯员”和《宜兴日报》年度通讯报道一等奖美称,前不久,还被《中国火炬》聘为通讯员。2020年疫情期间,我带上口罩,背着相机跑遍了杨巷的各个村落卡口,所写的《宅家锻炼》荣获中国老年体育优秀奖,下半年在中国老龄会、中国家庭报举办的“脱贫攻坚”微视频竞赛中,获得个人优秀奖。

退休的几年里,我一直用自己的相机拍照。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先后用了尼康d50、d70s、d90。前不久,我自己又花了3万多元,买了佳能5D4,加上长焦镜头,累计花费近10万。能够让新闻图片更真实、更清晰、更美观,我认为这些投入非常值得。

明知夕阳短,扬鞭自奋蹄。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还为老年宣传努力再努力。(杨巷镇 龚平)


上一篇:退而不休 笔耕不止 ——记军休干部严俊仁
下一篇:“老娘舅” 解民忧——记杨巷镇退休干部秦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