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50多年不停笔,争当党的宣传“三大员” ——记宜兴市和桥镇退休干部朱斌培
宜兴市和桥镇机关退休干部党总支部的老同志朱斌培为党的宣传工作倾注了许多心血。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结合工作搞报道,50多年来坚持采访和写作,已有6800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被全国59家报纸、19家杂志和9家电视台录用。他争当党的宣传“三大员”的事迹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一、永当新闻报道员
据朱斌培回顾,他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发现自己周围的许多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值得宣传和推广,许多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值得所有人学习和宣扬。由此,他就拿起手中的笔,利用节假日和空余时间认真采访写作,并且有许多稿件陆续被新闻媒体录用。他将这些录用的稿件,用8开纸剪贴装订成16本剪贴本,一直珍藏着。
2018年,宜兴市档案局(现为市档案史志馆)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后,专门登门找到了他,要他将16本剪贴本赠予市档案馆收藏,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光辉历程的最好佐证向群众展出,并为他颁发了收藏证书。与此同时,无锡市档案局(馆)给予他表彰奖励,授予他“最美家庭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的荣誉奖牌。接着,《新华日报》记者陈月飞与省委宣传部的同志来到他家中,对他进行专访。记者问道:“您被多家报纸、杂志和其他新闻媒体录用那么多稿件,有什么诀窍?”他认真地回答:“要多写新闻作品并争取被多渠道录用,首先要当好新闻的耳目,要肯吃苦,深入基层采访,与被采访者交朋友,要时时、事事关心和了解新闻报道线索;其次是要扩大采访面,我被录用的稿件涉及到三农问题、城镇建设、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等各种内容;最后,要学会和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当好写作的多面手,例如人物专访、工作经验介绍、新闻故事等多种写作体裁。”三方面精益求精,他的新闻报道才能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建设报》、《中国老年报》、《半月谈》杂志以及有关省市级新闻媒体录用。今年1至10月,又有43篇新闻作品被各级报刊录用,其中有3篇还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
二、争当文艺创作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宣传党中央的战斗号令,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传递正能量,弘扬良好的党风、村民和民风。于是,朱斌培发挥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特长,积极配合镇文化站、文教办、宣传科、镇纪委等单位以及社区的文艺团队,编写了许多文娱节目。他编写的迎国庆锣鼓快板《夸夸宜兴新面貌》、歌颂和弘扬好家风的快板说唱《和善和美好家风》等多个文艺节目,经排练演出,先后在无锡市、宜兴市文化部门举办的比赛和汇演中获得多个奖项。每年,他还带领和桥地区老年书画分会的会员们送书画作品进企业、进乡镇、进村委(社区);每年举办迎新春赠春联活动,现场书写春联送往工厂企业和有关单位,受到广大干群的欢迎和好评。
三、乐当党课宣讲员
去年开始,和桥镇组织科、宣传科以及有关社区(居委)邀请他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配合宣传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参加“凉亭讲习社”、“老街板凳课堂”的演讲,讲好“我的入党故事”、“弘扬好家风”、“新四军在滆湖地区的战斗故事”等等,他都满怀热情、不折不扣地完成。南新社区党支部和老年协会还为他颁发了“百姓宣讲团”宣讲员聘书。朱斌培不辜负组织和领导对他的委托和期望,他从《和桥镇志》、《和桥风物志》、《和桥名人录》等资料中采集材料,撰写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为什么要入党》、《怎样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芦荡烽火,光照人间》等党课教材,为基层党组织上了许多高质量党课,受到了大家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