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暮鼓如晨钟
丁蜀镇上坝村楚山自然村有两百多户人家,都用浙江温州平阳话交流。村里住着年近九旬的老教师陈克兴。陈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常州师范学校,是村里有名的多才多艺的“先生”。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陈老师教过小学也教过初中,1993年在洑东中学退休后回到了楚山村。退休28年来,陈老师没有离开过这小山村,干的还是同一件事——教书育人。陈老师写了一手好字。当年在学校任教时,他的钢笔字、粉笔字、钢板字都首屈一指,成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模仿的“字帖”。学生写一手漂亮字,是陈老师的心愿,也是他的一贯要求。退休后,辅导学生写好字便成了他的一大乐事。28年来,他买了许多本字帖,分发给他家庭辅导站的学生。从坐姿到握笔、结构到运笔,陈老师手把手地教,一个字一个字地练,几年下来,学生们字写端正了,清楚了。有几位学生在学校、市里组织的书写比赛中还得了奖,学生高兴,家长高兴,陈老师更高兴。陈老师擅长画画。他学生时代就很努力,加上有画画的天赋。在学校当老师时,常常是上了两班语文课,再兼几节美术课。当时,学校都有黑板报,陈老师是主编兼美工,各班的黑板报都请陈老师作美术指导。记得初中有篇课文是散文家杨朔写的《茶花赋》,文章结尾有一句“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陈老师说到这里当场就画了一朵浓艳的童子面茶花。听课的学生们既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又被陈老师的画技所感染。退休后,陈老师辅导学生画画,出了很多成果。他辅导的学生有的成了制壶能手,有的在做雕塑。村里有一个油漆工,说起跟陈老师学画画,感触很深。他说:山里的油漆工要会绘画,我画画的基本功,都是从陈老师那里学来的。陈老师是一位出色的语文老师。退休后,他把语文教学带到了小山村。他让学生观察生活,贴近大自然。他带着学生观楚山奇石、听“向阳涧”溪水、挖笋、采茶、孵小鸡、喂家兔,然后写成文章。他还启发学生朗读古典诗词,背诵优秀古文,试写对联,学记日记。多少年来,他辅导的学生都已成才,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了成绩。
“鼠”去“牛”来,陈老师依然忙碌。他的家庭辅导站,几十年不间断,依然红火。九旬老人,银丝白发,精神矍铄,衣着整洁,腰板笔直,既是楚山村的寿星,也是娃娃们的“福星”。2020年,他再次被市教育局关工委和退休教师协会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王 敏)